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排行榜
幫助
招聘
搞活動
開啟輔助訪問
請
登錄
后使用快捷導航
沒有賬號?
注冊會員
倒計時:
--
天
用戶名
Email
自動登錄
找回密碼
密碼
登錄
注冊會員
快捷導航
首頁
Portal
優(yōu)選商城
政能量
房產
House
二手房
招聘
爆料
論壇
BBS
導讀
Guide
門戶
民聲
房產
裝修
招聘
理財
攝影
健康
親子
教育
旅游
論壇
灌水
情感
美食
便民
寵物
體育
車友
方言
搜索
搜索
熱搜:
招聘
拼車
活動
公交車
買房
出租
看房團
汽車
交友
攝影
幫助
帖子
用戶
·
隨網懸賞招聘PHP工程師
·
會員常見問題錦集
·
隨州少年吉尼斯挑戰(zhàn)賽
·
11月隨網一家人聚會
·
隨州網招聘求職
·
隨州網征婚交友
隨州網
›
首頁
›
文化
›
隨州史話
›
人物
›
查看內容
歐陽印象
2014-1-4 00:00
|
原作者: 孑孓
|
查看:
102603
|
評論:
25
|
發(fā)布者:
呆萌
分享到:
摘要
: §前言§ 北宋年間,從隨州這一偏僻小地方走到中央政府的歐陽修,其在文化界的地位相當于武俠小說中的武林盟主,一直被稱為北宋文壇領袖。歐陽修4歲喪父,由其母鄭氏從江西老家永豐縣(古稱吉州廬陵)攜至隨州投奔 ...
§前言§
北宋年間,從隨州這一偏僻小地方走到中央政府的歐陽修,其在文化界的地位相當于武俠小說中的武林盟主,一直被稱為北宋文壇領袖。歐陽修4歲喪父,由其母鄭氏從江西老家永豐縣(古稱吉州廬陵)攜至隨州投奔叔父歐陽曄,22歲離開隨州赴京師開封應試考取進士科第一名,授將仕郎,任西京(洛陽)留守推官。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歐陽修27歲,正月出差去京師開封,順便到隨州叔父歐陽曄家探親,當年農歷十月,應隨州李秀才請求,作《東園序》。正是這篇《東園序》引發(fā)了大家對歐陽修的隨州印象的議論。
路過
雞蛋
雷人
握手
鮮花
收藏
分享
邀請
上一篇:
歷史名人歐陽修在隨州軼事
下一篇:
從隨州走出去的五位宰相
發(fā)表評論
最新評論
引用
孑孓
2014-1-4 00:39
本帖最后由 孑孓 于 2014-1-4 09:26 編輯
§陋
.
下州§
歐陽修在《東園序》里說了自己對隨州的評價:
一、“
怪其山川土地,既無高深壯厚之勢,封域之廣與鄖、蓼相介,才一二百里,非有古強諸侯制度,而為大國,何也?”
隨州是丘陵地帶,無高山大川,且面積狹小,奇怪的是這個地方怎么成了一個春秋有名的大國了。
二、“今雖名藩鎮(zhèn),而實下州,山澤之產無美材,土地之貢無上物。朝廷達官大人自閩陬嶺徼出而顯者,往往皆是,而隨近在天子千里內,幾一百年間未出一士,豈其庳貧薄陋自古然也?”
隨這個地方在宋代設為州,其實山上水里、土地田野都沒有象樣的特產,更重要的是離京師這么近,幾百年間卻沒有出過什么有影響的人物,所以,隨州雖然名義上是一個藩鎮(zhèn),其實是一個“下州”。
三、隨州的出產不豐富,鄉(xiāng)民大都貧困,即使遇到豐收年景,富足的
地方
鄉(xiāng)紳也不知道建個園子種點花草來欣賞,也就是說玩都不會玩出個名堂!
引用
孑孓
2014-1-4 00:40
本帖最后由 孑孓 于 2014-1-8 06:25 編輯
§北宋的隨州故事§
被歐陽修這么一說,隨州的薄陋真是讓人慚愧,為何在歐陽的心中隨州如此地不入流?
大家都知道歐母畫荻的故事,主要是說歐陽修在隨州小時候很窮,他母親買不起筆墨,就用荻草在地上寫劃用以教小歐陽識字。我們前面說過歐陽修母子倆是到隨州來投奔他的叔父歐陽曄的,而歐陽曄在隨州擔任推官這一官職,難道他叔叔對孤兒寡母很刻薄,以至于在歐陽修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了什么不好的心理陰影么?
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
歐陽修是一個標準的官二代,他父親是一個法官,執(zhí)掌過犯人的生死大權,死在泰州推官的任上,他叔叔歐陽曄是隨州的地方法官。關于歐陽曄的先進事跡是這樣介紹的:
隨州大洪山奇峰寺聚集僧人數百人,(。┺D運使懷疑他們蓄積
很多
財物因而僧人從中取得不正當的利益,命令歐陽曄前往登記核查。僧人用一千兩白銀賄賂歐陽曄,歐陽曄笑著說:“我哪里用到這些東西?不過你能聽我的話嗎?今年是大荒年,你們有蓄積的糧食六七萬石,能全部把它們交納給官府來賑濟百姓,那么我就不登記檢查你們的財物了!鄙烁吲d地說:“好!保S州)饑餓的災民依賴這些糧食得以全部活了下來。
歐陽曄不但是一個廉官,還是一名能吏,更是一個關愛親族的慈善長者,他對歐陽修的母親鄭氏說:
“
嫂無以家貧子幼為念,此奇兒也!不唯起家以大吾門,他日必名重當世!编嵤蠈@個小叔子也很感激,常對歐陽修說:“你父親去世得早,你沒有來得及聽從他的教誨,你現在要好好跟著你的叔叔學,他的相貌行止跟你父親都是一樣的!
歐陽修對他這個叔叔的評價是:明足以決于事,愛足以思于人,仁足以施其族,清足以潔其身。
歐陽修的父親歐陽觀也是一名清廉的法官,他
49
歲中進士開始做官,到
59
歲去世時沒有給寡婦幼子留下什么錢財,反倒要讓歐陽修母子萬里投奔親族;歐陽修的叔叔歐陽曄身為一名執(zhí)法人員,面對奇峰寺和尚千兩白銀的賄賂不為所動,一心想著的是災民,沒有收下黑錢給自己的侄子買學習用具,連累得鄭氏只好拿荻草作筆列沙為紙地教孩子讀書識字!辶⑶趦的家庭教育,對歐陽修的健康成長必定起到了良好的言傳身教的作用。
溫馨的友鄰氛圍
歐陽修所處的隨州小城,物產不富饒,士紳不瀟灑,他家卻獨獨與城南的大戶李家來往頻繁。這個李家很注重孩子的學習教育,小歐陽常常跟李家的小孩子們一起玩耍,后來他在《東園序》中飽含深情地寫到:“小的時候我跟李家的一群小孩子常常在李老先生的家中玩,看到李老先生親手種植一棵又一棵的奇草秀木,經常多天連續(xù)去園林中照料。后來李老先生去世,兒子李
堯輔(名佐,字堯輔)
當家后,又在園林中修建亭閣,布置得更加秀美。我長大以后出門赴考、為官,沒有機會再去東園游玩,這一次出差順道拜訪我的叔父,重新來到東園,主人
堯輔
領著我登上亭閣,一點一滴地指給我看小時候的景色,看到那時的小樹已經長到很粗壯,那時的大樹已有衰老的樣子,那時種下的花草也已經非常繁茂,不少已經開花結果。我問起
堯輔
的孩子,跟我的孩子大小也差不多。說起以前的事已經過去了這么多年,然而卻象是剛剛發(fā)生的昨天的事,大家都很感嘆人生徘徊卻又無法回到過去。
唉!我現在出門為官四方奔走,也不知道下一次再回到隨州城南東園中,再次登上這個亭子,又是多少年以后的事!如果有機會再來,那時東園的景物的變化又是多大呢?說不定亭子的大梁開始有了蟲蛀,墻瓦也許開始有了縫隙,園中景石又多了歲月的痕跡了吧!隨州雖然是一個薄陋的小城,并不是我的祖藉,但是我是從小在這里長大的,又怎么忘得了隨州這里的人和感情哪!”
引用
孑孓
2014-1-4 00:41
本帖最后由 孑孓 于 2014-1-8 06:27 編輯
§國士眼光§
既然隨州對歐陽修的成長有如此重要的影響,也留下了他成長時期的豐富回憶,卻為何歐陽先生視隨州為一個
薄
陋的“下州”呢?
上文說到公元1033年歐陽修回隨州省親,寫下了為后世隨州人所糾結的《東園序》,其實直到1033年的時候歐陽一直走的是上坡路,行的是順風船,除了幼年不幸,他的學業(yè)、考試和仕途一直都很平坦,到公元1034年的時候歐陽的命運開始發(fā)生改變,而這個改變是由他自己引發(fā)的,命運也是由他的性格決定的。1034年,北宋名臣范仲淹因為上奏章批評時政被貶饒州,歐陽修主動出頭為范仲淹上書辯護,結果被貶為夷陵(湖北宜昌)縣令。
話說宋代的推官職務比較復雜,歐陽修的父親和叔父的推官、判官職務基本上相當于法官,而他自己的這個西京(洛陽)推官更有幕僚的意味,在官僚體系中還算不上什么夠級別的官員,如何直接上書支持貶官?看來似是書生意氣,其實卻是國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以天下為己任的胸懷。
扯了這么遠,主要是想引出剛寫完隨州李秀才家《東園序》的歐陽修第二年在人生正得意的時候,被貶到夷陵去當縣令了。歐陽大文豪到了宜昌以后,寫了一篇《夷陵縣至喜堂記》,說:“峽州治(管理)夷陵……地僻而貧,故夷陵為下縣,而峽為小州!
有點無語,歐陽修28歲前寫的這些文章當時都已經被人抄寫轉發(fā)了吧,估計后來整理文稿的時候,也沒法找到隨州的李秀才、峽州的朱公討還原稿修改一番。兩篇文章起首都說隨州、峽州是小地方,物產不咋的,人物也不風流,看來沒多少地方入得了他的法眼哪,其后筆峰一轉,先抑后揚地抒發(fā)了自己的懷念、喜愛之情。
也許是當年從隨州出發(fā)的全國高考狀元歐陽修同學去了京師開封一趟,開闊了眼界,從另外一個角度審視隨州,從而對隨州提出了中肯的批評反省意見吧。
不過在那時士人的眼中,隨州作為以中原為中心的南蠻地區(qū),確實普遍地被看作是鄉(xiāng)下邊區(qū),說她
薄
陋也不算非常過份。歐陽修的好友梅堯臣后來有一次寫詩慰問在隨州做官的尹沫,就說:“驛使話漢東,故人遷謫處。所居雖非居,有樹即嘉樹。日膳或雞肫,時蔬多荀芋。夜堂蛇結蟠,晝戶鵲噪聚。著書今未成,愛靜已得趣!薄缘淖〉耐耆床簧涎。
引用
孑孓
2014-1-4 00:42
本帖最后由 孑孓 于 2014-1-6 00:58 編輯
§有家即美§
有人說歐陽修不喜歡隨州,所以后來為叔父歐陽曄辦喪事的時候,
不
將其安葬隨州而遷至安州應城高風鄉(xiāng)彭樂村,這原因其實很簡單,倒是與喜不喜歡隨州無關,歐陽修寫墓志銘的時候解釋過:“(公諱曄……)
彭城縣
君劉氏之室為曾孫……”。
歐陽修在寫《東園序》的時候充滿了對兒時的懷念感情和不知何日再來隨州的悵惘,因為這個時候他已經在河南襄城縣購買了一處田產,1034年被貶官后寫詩道:“路盡見家山,欣然望吾廬”,以此表達自己在河南襄城住得是多么的舒適。
歐陽修此前從未到過襄城,為何在這里定居下來并且住得還很欣然呢?原來,歐陽修還有一個胞妹嫁給了襄城大族張龜正。我們說過歐陽修4歲喪父,那么他這個胞妹當時就更小啦,現在歐陽修出仕為官四海飄泊,其母鄭氏自然更愿意跟著小棉襖幺姑娘一起住著,于是孝順的歐陽修也就在襄城置下房產,陪著母親和妹妹、妹夫一起定居下來,正所謂“娘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家就是最美的地方。
歐陽修分別在洛陽、宜昌、滁州、揚州、穎州(阜陽)當然還有開封等多地為官,還多次出差到外國(契丹等),作為兵部尚書也分管過青州軍事,說得上是以天下為家,一直也沒有在祖藉廬陵(永豐)置業(yè)。或許是在滁州、穎州為官時愛上了那里的山山水水,也或者是被其好友安徽人梅堯臣所鼓動,最后定居于穎州,至今阜陽市穎州區(qū)還建有歐陽修公園,而河南襄城的老宅子則留給了第四子歐陽辨,襄城縣歐營村還有歐陽家族一千多名后裔。
引用
孑孓
2014-1-4 00:42
本帖最后由 孑孓 于 2014-1-4 10:07 編輯
§戲說§
網絡上有一個很早流傳的假設推論說,如果當初丘處機不走劉家村,金兵和完顏洪烈就不會到劉家村追殺,郭靖的生命就沒有那么多傳奇而平平安安地在劉家村出生,也不會流落到蒙古;沒有郭靖的幫助,鐵木真就會死在札木合手里,蒙古就不會統(tǒng)一,蒙古不統(tǒng)一就不會西征,火藥就傳不到歐洲,歐洲就沒有了文藝復興,也就沒有大航海,歐洲就一直會是小國混戰(zhàn);完顏洪烈沒有得到包惜弱,就會全心參加權力斗爭,金國因此也會內亂;南宋當時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通過大量的海外貿易,會逐漸壯大成為地球上最強大的國家——所以說,都怪丘處機,去什么劉家村呢!
由此可以類比: 公元1017年時10歲的歐陽修在隨州城南的李家東園里玩耍時發(fā)現了《昌黎先生文集》,假若李老先生是一個小氣之人不借給小歐同學閱習,小歐同學就不會對唐代韓愈的古文產生濃厚的興趣;如果歐陽修沒有喜歡上言之有物的古文,以后就算科舉考試得了第一名,也不會在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以翰林學士身份主持進士考試時提倡平實文風,蘇軾蘇東坡就不會被歐陽欣賞獲得全國第二名;假若蘇軾沒有因為歐陽改革北宋文風的舉措而一朝成名天下知,就只能是四川眉山一個平凡的讀書人,我們則
也
再沒有機會欣賞到“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語,也無法對月抒發(fā)“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幽思——所以說,我們現在的人得多么地感謝隨州城南東園的李堯輔和他的老爺子!
一哂~
引用
老三屆
2014-1-4 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