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網
標題:
摩旅西藏之高海拔對人的反應
[打印本頁]
作者:
街頭浪人
時間:
2014-1-24 18:49
標題:
摩旅西藏之高海拔對人的反應
一、什么是高海拔
按照國際通行的海拔劃分標準:
——1500-3500米為高海拔,在這個高度,如果有足夠的時間,大多數人都可以適應;
——3500-5500米為超高海拔,在這個高度,個體的差異決定能否適應;
——5500米以上為極高海拔,在這個高度,人體機能會嚴重下降,有些損害是不可逆的。沒有人能在這個高度呆上一年。即使藏民和夏爾巴人,一般也都生活在5500米以下的區(qū)域。
從實際情況看,生活在低海拔的人一般在海拔2400米以下感覺基本正常,沒有明顯反應;超過2400米,如果有合理的海拔階梯和足夠的時間,還是能夠逐步適應;超過5500米后,無論花多少時間都無法完全適應。
二、什么是高原反應
高原反應是指人到達一定海拔高度后,身體為適應因海拔高度帶來的氣壓差、含氧量少、空氣干燥等變化,而產生的一系列自然生理反應。
高原反應癥狀普遍出現在超過海拔2700米以后。快速(如乘飛機)到達3000米以上時,更容易發(fā)生高原反應。
高原反應一般發(fā)生在到達高海拔6-12小時后,少數在1-3天后發(fā)生,一般3-7天內恢復,情況嚴重的恢復時間可達2周以上。
高原反應較為普遍的表現有:胸悶、氣短、干咳、頭痛、頭昏、乏力、厭食、惡心、嘔吐、嗜睡、失眠、微燒等;多數人會因缺氧而嘴唇和指甲根發(fā)紫,有的人還會因空氣干燥而出現皮膚粗糙、嘴唇干裂、鼻孔出血等;嚴重者會出現感覺遲鈍、情緒不寧、精神亢奮、思考力、記憶力減退、聽、視、嗅、味覺異常、產生幻覺等,也可能發(fā)生浮腫、休克或痙攣等現象。
高原反應視個體情況不同,癥狀和程度會有所差異。有的只出現上述單個或少數幾個癥狀,有的則多一些;有的反映敏感、強烈,有的則較輕,甚至幾乎沒有。我曾見過比較敏感的人在1700米就出現輕度高原反應,也接觸過攀登6000米級別的雪山卻高山反應很弱的人,很是感慨人與人之間差別怎會那么大。
三、哪些因素影響高原反應
一般來說,影響高原反應的輕重程度、發(fā)病率的因素主要有:
(一)海拔高度
進入的海拔越高,高原反應越強烈,患各種高山病的概率也越大。有報道說,3500米以下的發(fā)病率占37%-51%,3600米-5000米的發(fā)病率達50%。
(二)進入方式
進入高海拔的上升速度和幅度,直接影響到高原反應的強弱。海拔急速升高,比循序漸進的“階梯升高”反應要強,高山病患病率高。
有報道說,3日內從平原抵海拔4200米處,急性高山病發(fā)病率為83.5%;而由2261米經階梯適應在7-15天內抵4200米處時,發(fā)病率僅為52.7%。
(三)區(qū)域和季節(jié)
不同的地區(qū),即使同樣甚至更高的海拔高度,植被茂密的地區(qū)就比植被稀少的地區(qū)反應輕些;同樣,在同一區(qū)域,空氣交換好的地方就比流通慢的地方(如山谷)強,白天比晚上好些。
從季節(jié)來說,冬季進入高海拔地區(qū)比其他季節(jié)患病率高。這是因為嚴冬時氣溫降低,大氣壓隨之降低,含氧量進一步減少;而且寒冷會刺激新陳代謝,增加人體耗氧量,并且容易并發(fā)呼吸道感染。
(四)個體素質
人對缺氧的適應性,多半依靠一種個體先天素質。涉及個體素質的因素較多,包括種族、居住地、健康狀況、性別、年齡、體態(tài)、精神狀態(tài)等。
在個體素質方面,除了種族、居住地差異,高原反應有“欺男不欺女、欺胖不欺瘦、欺高不欺矮、欺動不欺靜”之說,盡管不是絕對,從實際情況看有一定根據。究其原因,應該同個體之間紅細胞比容、需氧量和耗氧量的差異有關。
個人的精神狀態(tài)也很重要。樂觀者往往反應較輕。有的人對高原環(huán)境不了解,又聽了一些不恰當的宣傳,心理壓力過大,稍有不適,就緊張甚至恐懼,結果反應加重。
另外,有過高海拔經歷,尤其相隔時間較近的人,高原反應一般輕些。
四、哪些人不適宜上高海拔
在打算上高海拔之前,一定要對自身狀況有全面、準確的認識了解,不要盲目自信。尤其是第一次上高原者,最好進行一次較為全面的體檢,根據檢查結果和醫(yī)生建議決定自己是否成行。
一般來說,凡有明顯心、肺、腦、肝、腎等疾病,嚴重貧血、高血壓病和視網膜疾病患者,以及孕婦,均不宜進入高海拔地區(qū)。
正患上呼吸道感染并發(fā)燒,體溫在38度以上,或者雖在38度以下,但呼吸道及全身癥狀明顯者,應暫緩進入高原。
兒童正處于身體發(fā)育期,綜合抵抗能力較差,對高原低氧環(huán)境十分敏感,缺氧后比成人更容易引發(fā)高原病,而且后果較為嚴重、持久。根據有關研究和經驗,建議盡量別帶10歲以下孩子去高海拔。比較安全的年齡是在十幾歲以上,本人一般按照14歲左右的標準掌握。
年齡過大且身體狀況不佳的老人也同樣不適合到高海拔。由于老年人身體機能全面退化,免疫力和應對特殊環(huán)境的能力下降,容易感冒或患上腸胃病,更容易發(fā)生急性高原病。
五、上高海拔前的準備
上高海拔之前,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充分的準備:
(一)心理準備
實踐證明,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克服和戰(zhàn)勝高原反應的重要法寶。對于高原反應,要在戰(zhàn)略上藐視,戰(zhàn)術上重視。不要一說去高海拔,就背上思想包袱,好像要上戰(zhàn)場一樣悲壯、沉重。
首先應當知道,高原反應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人通過調整都能夠適應高海拔,克服高原反應。每年去高海拔的人多了,男女老幼,不都平平安安、順順利利的回來了。
其次,不要把高原反應的痛苦過分夸大。前面所說高原反應的癥狀,并不是一個人出現那么多癥狀,每個人的感覺和程度都有區(qū)別,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明顯高反。如果線路、海拔階梯設計好,個體適應能力強,可以很小,甚至沒有。即使有一些反應,也在一般人可忍受范圍,采取有效措施就會適應、緩解或消失。
(二)生理準備
在去高海拔之前,一定要把自己的身體調整到較佳狀態(tài)。
體檢非常必要,在前面已經說了。如果有不適宜上高原的疾病,一定不要勉強,不要盲目自信。畢竟,比起其他,健康和生命還是第一位的。
如果有些小的疾病,盡量在啟程之前抓緊治療。
如果去高原是進行登山、穿越等大強度運動,提前、系統(tǒng)的訓練必不可少。要保證你的體能滿足運動需要并有足夠的盈余。
很多人在去高原之前提前服用肌苷、紅景天、西洋參等一些抗缺氧、增強機體免疫力的保健藥物,還是有一定輔助效果的。但此類藥物不建議多種同時服用。
就個人實踐和感覺,“肌苷口服液”對于抗高原反應效果更快、更直接,價格更合適,一般可在啟程前2-3天服用,并可在高海拔一直服用。尤其高原反應較重時,配以心腦舒口服液、葡萄糖口服液,緩解效果較好,也是藏區(qū)醫(yī)院對待高反常開的藥方之一;紅景天(在藥房常稱為“諾迪康膠囊”)從生物和醫(yī)學實驗、應用上證明對抗疲勞、緩解高反肯定有益,但效果潛在緩慢、價格不菲。如果使用紅景天,一般建議在上高原之前提前7天以上服用,并可持續(xù)服用。
(三)知識準備
提前了解掌握高海拔生活、運動、醫(yī)療、氣候、習俗等相關知識,對于一個旅行者,尤其是領隊非常重要。這些不用多說了吧。
需要強調的是,上高海拔前,充分了解掌握高原適應、高山病等相關方面的知識,無論對于團隊還是每個旅行者都是非常必要,而且是必需的。
(四)物資準備
高海拔運動,可根據徒步、騎車、自駕等方式的不同做好相應而充分的物資準備。
不管你是駕車還是徒步,不管是團隊還是個人,建議涉及到基本生存、救急的物資盡可能多帶些,用于小資、FB的東西,以及可帶可不帶的物資還是丟在家里吧。
作為個人,重點應準備好自己的證件資金、基本生活用品、防護用品、基本藥品等,這里亦不再詳述。
團隊活動,如果新人較多,建議帶上氧氣或氧立得備用,如果到達的海拔較高、人煙稀少,必要時還要帶幾支“地塞米松”——前提是你知道什么時候、怎么用。
歡迎光臨 隨州網 (http://windowtintkit.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