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關于“要不要給孩子的輔食加鹽”竟成了婆媳矛盾的導火索之一。
多少兒媳婦因此恨上了固執(zhí)的婆婆,婆婆則一看到小孫子不愛吃飯就愛嘮叨一句:不加鹽一點味道都沒有,孩子怎么吃得下呢?
弄得兒媳婦心里也不斷犯嘀咕:難道真被婆婆說中啦?真是這樣嗎?別爭也別吵,一起接著往下看吧!
關于寶寶吃鹽,權威機構或組織是如何規(guī)定的?
世界衛(wèi)生組織:在6個月后,應在母乳喂養(yǎng)的同時,添加各種營養(yǎng)充分的安全稠食。不應在輔食中添加鹽和糖。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3版):給6-12月齡寶寶制作的輔食應盡可能少糖、不放鹽、不加調味品,但可添加少量食用油。
為什么1歲前不建議加鹽呢?
奶和天然食物中含有足夠的鹽(鈉)。估計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惑,為什么1歲前不能加鹽呢?下面這幾個都是最主要的原因,有些你也許早就想到了,可有一些原因你應該是第一次知道吧!
1、寶寶每天攝入的奶和天然食物中含的鹽完全可以滿足孩子的生理需要。
2、攝入過多鹽會加重寶寶的心臟、腎臟負擔。因為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鈉主要通過腎臟代謝,而寶寶的腎臟發(fā)育還不健全。
3、鹽攝入過多還會影響孩子體內對鈣、鋅的吸收,容易導致孩子缺鈣、缺鋅。
4、吃鹽過多還會使得寶寶唾液分泌減少,使口腔的溶菌酶相應減少,有利于病菌在口腔滋生,容易引起寶寶上呼吸道感染。
5、嬰兒的味覺還處在發(fā)育當中,加鹽或其他調味品容易導致孩子挑食或厭食。
不加鹽,孩子吃著沒味道怎么辦?
原味就是最好的味道!不加鹽食物就真的沒味道嗎?其實這只是我們想當然的想法罷了。任何一種食物都有其天然的味道,大人不喜歡食物的原味,不代表孩子也不愛吃哦。
要知道,寶寶的味蕾比咱們成人要敏感的多,而且對食物味道的喜好也沒有成人這般“死板”,比如你認為番茄必須炒蛋才好吃,可對剛添加輔食階段的寶寶來說,可并沒有這樣的慣性偏好哦。
如果你真的擔心輔食不夠有“味道”,那也完全可以利用食物本身的原味來制作出“有味道”的輔食。比如番茄是酸酸的,制作輔食的時候不妨把番茄當調味品加到別的“味道淡”的食物中,這樣孩子自然就愛吃啦。
所以,如果孩子不愛吃輔食,別總糾結是不是沒加鹽導致的了,還是多找找別的原因吧。
孩子不吃鹽,身體會沒勁?
這種說法就是:扯!淡!說這話的一定是家里的老人吧,老一輩們會有這樣的理解也是情有可原的。為什么呢?
你想啊,他們年輕時候窮的連鹽都吃不起,每天還得勒緊褲腰帶干著重體力活,出汗多了體內的鹽分也就流失的更多了,身體也就更覺得沒力氣了。
寶寶身體有沒有勁兒、愛不愛活動其實和吃鹽沒有任何關系。寶寶的大動作發(fā)育也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比如有些寶寶10個月就學會了走路,而有些到1歲了還站不穩(wěn),這種暫時的“落后”和吃不吃鹽絕沒有半毛錢關系哦。
1歲后,孩子就可以吃鹽啦?
答案:是,也不是!1歲后你可以給孩子的輔食適量加點鹽,但如果孩子對吃未加鹽的食物沒有任何排斥,最好把這樣清淡飲食的好習慣延續(xù)下去哦。
1-3歲的嬰幼兒每天需要700毫克鈉(相當于1.8克鹽),如果孩子飲食正常的話,完全可以從日常食物中獲取。如果你要加鹽,每天最好不要超過1克。
4-6歲的兒童每天需要900毫克的鈉(相當于2.3克鹽),食物中獲取到的鈉其實也完全足夠。如果加鹽,每天建議1-2克就夠了。
不加鹽,那加點醬油可以嗎?
答案:不可以!有這樣想法的家長還真不少,很多人認為既然不讓加鹽了,那你沒說不讓加醬油啊,所以每次做輔食時為了能夠更美味些,總愛滴幾滴醬油進去。于是聰明的商家們瞅準了商機,兒童醬油應運而生了。
可嘗過醬油的都知道,那么咸的味道你真的確定里面沒有鹽么?仔細看下醬油瓶上的成分標簽吧,上面都寫著含有鹽(鈉)呢!
其實,在孩子1歲前,輔食不單單是不能加鹽,其他各種調味品比如醋、味精、酒、胡椒粉、芥末、花椒、咖喱、調味汁等,都是不建議添加的。
毋庸置疑,少鹽絕對是必須倡導的健康生活方式!
不僅孩子要不吃鹽、少吃鹽,咱們成人也一定要盡量少吃鹽。中國人的飲食方式決定了鹽的攝入量是很容易超標的,事實上,“吃鹽太多”依然是很普遍的問題。
所以,如果孩子1歲后開始嘗試吃大人的飯菜,媽媽炒菜時一定切記少放鹽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