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習慣地認為,孩子童言無忌,敢于揭露“皇帝的新裝”。于是,對孩子說出的話,家長往往深信不疑。然而如果孩子說謊的話,家長該如何面對這些“小謊言”,才能避免給孩子扣上不誠實、愛說謊的“帽子”呢?今天和大家一起深入分析孩子的說謊心理。
什么是說謊心理
瑞士心理學家讓?皮亞杰說,撒謊的傾向是一種自然傾向,它是如此自發(fā)、如此普遍,我們可以將其當作兒童自我中心思維的基本組成部分。德國兒童心理學家斯特恩研究認為,兒童直到七八歲,都不能完全陳述事實,他們并非要欺騙誰,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是根據自己的需要而夸大或扭曲現實。
案例重現
一天早晨,俊俊來到幼兒園后坐在活動區(qū)的凳子上嗚嗚地哭泣著,蔣老師邊安慰,輕聲問道:“俊俊,發(fā)生什么事了?”俊俊邊哭邊告訴老師:“我爸爸罵我!崩蠋熉牶蠓浅鈶崳骸拔視屇惆职窒蚰愕狼傅!闭f著就安慰起孩子來,過了好一陣,俊俊的情緒才慢慢緩和過來。
到了幼兒園放學的時間,老師向俊俊的爸爸問及此事,他反倒非常吃驚,說他們夫妻倆從來都沒有對孩子,甚至是任何人說過粗魯的話。后來,俊俊爸爸想了想,說:“只是今天早晨出門時,因為時間不夠了,就沒來得及滿足孩子想買零食的心愿!
分析原因
很多家長會疑惑,為什么俊俊不正面說出原因,反而說爸爸罵了他呢?一方面,由于孩子的經驗和記憶有限,很容易錯誤地解釋某個事件。孩子到了5歲以后,當他們有了一定的情感理解力,孩子的表現就不再是簡單地“就事論事”地哭了,而是把事放在心里?梢哉f,孩子的“說謊”只是一種描述方式,是其焦慮和情感得不到滿足時的一種情緒表達。
另一方面,孩子的思維具有自我中心的特性,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會不顧事實真相,而編一個小謊言恰恰能讓他達到目的,于是,說謊就成了一種有效的工具。孩子只是利用現有的條件,服務于自己的目的。
小編支招
1、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如果孩子的敘述和事實不吻合,不要急于認為他是在“撒謊”,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這樣做是不是有他的理由?比如,如果孩子在小朋友面前“吹!弊约嚎梢哉钩岣唢w,是不是希望自己是超人?是不是希望老師會表揚他?
2、試圖給孩子一點時間和空間
發(fā)現孩子為了逃避責任而“編瞎話”,不要急于揭穿他,不要“刑訊逼供”,而是嘗試給孩子一點時間和空間,引導他把注意力集中在事件本身,而不是你的情緒反應上。
3、家長要以身作則
培養(yǎng)孩子誠實品質,家長不僅要對孩子坦誠相待、言而有信、遵守諾言,也要在孩子面前對所有人都能這么做。
4、營造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
家長應該讓孩子知道,即便“闖了禍”,只要說出真相,并不會給他帶來傷害。事實上,當孩子確認說實話沒有壞處時,他會更樂意做一個誠實的人。
5、教導比懲罰更有效
孩子承認事實時,無論他承認的“錯誤”有多么嚴重,家長也不要懲罰他。因為鼓勵孩子養(yǎng)成誠實的品質,遠比懲罰他打碎了貴重的花瓶更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