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呆萌 于 2014-3-19 09:27 編輯
圖為:老江岸火車站
1395182860_IZkjt0.jpg (36.4 KB, 下載次數(shù): 8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3-19 09:19 上傳
圖為:老漢口火車站
1395182860_3Tv1Ls.jpg (26.35 KB, 下載次數(shù): 9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3-19 09:19 上傳
圖為:老隨州火車站
1395182860_mGuhdV.jpg (27.44 KB, 下載次數(shù): 9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3-19 09:19 上傳
3月17日、18日,楚天金報相繼以《維修擱淺 湖北最老火車站危在旦夕》、《專家網(wǎng)友建議車站變博物館 開辟“礦冶鐵路游”》兩個整版的篇幅,報道了湖北最老火車站下陸站凄涼的命運,引起了廣大市民的強烈反響,同時也引發(fā)了廣大市民對省內(nèi)其他老火車站的關(guān)注。記者隨后探訪省內(nèi)多個老火車站,發(fā)現(xiàn)當經(jīng)濟列車向前飛奔,老火車站向后快速退去,有的被拆、有的空置、有的被出租他用,都免不了被忽視的命運。幸運的是,他們還活著。如何讓他們活得更好?如何讓他們在退役之后、在耄耋之年繼續(xù)發(fā)光散熱?這些問題實實在在地考驗著職能部門的智慧和魄力。
【老漢口火車站】
租用公司剛剛搬走
車站內(nèi)空空蕩蕩
坐輕軌,在大智路站下車,從B出口出站,前行200米后,就看到了一座造型別致的歐式建筑,他就是老漢口火車站(原名大智門火車站),它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車站門口停滿面包車改裝的貨車,門衛(wèi)坐在門口看電視。記者走進車站大廳,看到空蕩蕩的大廳里只有一堆垃圾。門衛(wèi)告訴記者,這里以前出租給了一家房地產(chǎn)公司當做辦公樓,這家公司剛剛搬走,所以整個站房內(nèi)什么都沒有;疖囌敬箝T上方有一塊鐘,不過已經(jīng)壞掉,時間凝固在12:45。一名司機告訴記者,這個鐘已經(jīng)壞了兩年多。
時光回到107年前。那是一個充滿屈辱的年代,也是一個激蕩人心的時代。那一年,一列蒸汽火車拉響汽笛,從老漢口火車站緩緩啟動,駛向北京的盧溝橋,這標著中國第一條長距離準軌鐵路——京漢鐵路(始稱“盧漢鐵路”)建成通車。老漢口火車站從此登上歷史舞臺。幾年后,辛亥革命爆發(fā),陽夏保衛(wèi)戰(zhàn)中,清軍和起義民軍激戰(zhàn)大智門火車站。大戰(zhàn)中,老漢口火車站被炮火嚴重損壞。北洋政府時期重建過老漢口火車站,此后歷經(jīng)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在紛飛的戰(zhàn)火中,老漢口火車站幸運地存活下來。解放以后一直到1991年,新漢口火車站啟用,老漢口火車站才宣告退役。2003年武漢市曾對老漢口火車站遵循“整舊如舊”的原則大修過,但如今看來,老漢口火車站并未恢復(fù)昔日繁華,如今處于閑置狀態(tài)的它,像一位滄桑、落寞、孤單的老人,靜靜地凝望著江城風云變幻。
【循禮門火車站】
一夜之間灰飛煙滅
“贗品”成地鐵口
京漢鐵路當年在循禮門還設(shè)有一站,名為循禮門站,實際上,這個循禮門站是拆除后重建的。
據(jù)武漢文物部門介紹,循禮門車站是京漢線上的一個小站,其后主要用于貨運,也曾客貨兩用。1991年,循禮門車站與老漢口火車站同時退役。之后,它就逐漸被遺忘在繁華的江漢路口,無人維修,無人管理,任其風吹日曬雨淋。2009年,循禮門老站一夜之間被開發(fā)商整體拆除。開發(fā)商當時承諾,保存車站的老磚老瓦,重建時將全部用上。2012年底,地鐵2號線通車,人們發(fā)現(xiàn)循禮門火車站變成了地鐵站的一個出入口。然而,細心的市民看出,雖然新循禮門火車站外觀與原循禮門火車站相像,但是沒用一塊老磚老瓦。這時,人們終于明白,開發(fā)商沒有兌現(xiàn)當年的承諾。
劉爹爹家住循禮門附近,他對記者意味深長地說:“這些年不知道拆了多少,拆了也就拆了,灰飛煙滅了,這個好歹有個復(fù)制品,雖然是個贗品,已經(jīng)算不錯了!
【老江岸火車站】
地產(chǎn)開發(fā)高歌猛進
老平房岌岌可危
京漢鐵路在漢口一共有四個車站,分別是老江岸車站、老漢口火車站(大智門車站)、循禮門車站、玉帶門車站。那老江岸火車站命運如何呢?
在長江大橋通車之前,萬里長江還是天塹,火車只能乘坐輪渡過江,而江岸火車站就是火車登上輪渡的地方。直到2010年,徐州新村的新江岸火車站啟用,老江岸火車站才宣告退役。
昨日,記者在頭道街附近找到了老江岸火車站,車站內(nèi)有一處又老又破的平房,平房上面聳立著兩個藍色的板房,顯得特別刺眼。房子中間的墻上貼著一塊紀念碑,碑文為“林祥謙烈士就義處”。在接受楚天金報記者采訪時,在此居住多年的李先生告訴記者,鐵路拆了,房子也拆得差不多了。
武漢一位地方志專家表示,1923年,京漢鐵路工人在這里發(fā)動“二七大罷工”,烈士林祥謙被綁在車站站臺上英勇就義。直到2010年,這里還保存得比較完好,但是隨著房地產(chǎn)開發(fā),大量工業(yè)遺存被拆除。
【老隨州火車站】
被各種商鋪“瓜分”
僅!半S州”二字
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站換老站。2009年,新隨州火車站啟用,老隨州火車站停用。
昨日,記者專門委托隨州當?shù)匾晃慌笥亚巴想S州火車站調(diào)查,朋友給記者發(fā)回的照片和視頻顯示,老隨州火車站從內(nèi)到外都已變身,外面被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廣告牌,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老車站一樓則被隔成多個門面。車站里面開了一家超市。車站后面的月臺拆除了,軌道拆除了,軌槽被填平了,變成了汽車維修廠、停車場、倉庫,還有燒烤一條街。
值得慶幸的是,車站頂部的“隨州”兩個字還在。如果這兩個字拆掉了,就看不到一點火車站的影子了。唯一讓人稍感欣慰的是,凡是經(jīng)過老隨州火車站的公共汽車,都會在此同這一站的名字叫“老火車站”。
■專家感言
善待老車站 把精氣神傳給后人
人們在這里相聚,人們在這里別離,人們在這里歡笑,人們在這里哭泣;疖囌炯耐兄藗兲嗟母星。
談起老火車站的保護和利用問題,老建筑保護專家劉謙定感觸頗深。
他說,湖北最有名的老鐵路就是京漢鐵路、粵漢鐵路,目前這兩條鐵路幸存下來的堪稱鳳毛麟角。歷史建筑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其身上附著大量的歷史信息。歷史建筑就像一位歷史老人,他記錄了、見證了這個城市的歷史。這個有著獨特的精氣神,他身上的精氣神,其實也是一個城市的精氣神,讓這位歷史老人站在那里,好好照顧他,他就可以把這個城市的精氣神傳承給子孫后代。比如原來的發(fā)展大道上的新漢口火車站沒有任何特色,看不出一點“大漢口”的味道。后來按照“老漢口火車站”的風格進行了改造,將其變成了一個放大版的“老漢口火車站”,特色鮮明,漢味濃厚,令人過目難忘。
如果不注重傳承歷史,城市就沒有任何特色,很多城市在這方面是有沉痛教訓的。
山東省會濟南的老火車站是“津浦鐵路濟南站”,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著名建筑師赫爾曼菲舍爾設(shè)計的一座典型的德式車站建筑。它曾是亞洲最大的火車站,世界上唯一的哥特式建筑群落。1992年,雖受到市民和學者的強烈反對,濟南市和鐵路部門仍然將其拆除。近年來,濟南市終于知道了這座老火車站的價值,于是又投入巨資復(fù)建這座老火車站。
保護這些活下來的老火車站,其實就是在保護我們這座城市的精氣神。只要職能部門重視起來,老建筑是絕對可以保護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