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中(1889—1959年) 教育家,哲學家。字堯卿,號離明,又名士申。祖籍江西樟樹。其父營醫(yī)藥業(yè),經(jīng)營有方,號稱巨商。隨州官立高等小學堂(1905年創(chuàng)辦,學制四年,今東關學校)首屆畢業(yè)生。民國初畢業(yè)于德安府中學。 1913年北京私立明德大學畢業(yè)后投入黃侃(蘄春人)門下。 1914年入國立北京大學文科首屆中國哲學門,受教于陳介石,在校期間加入北大哲學研究會。1917年畢業(yè)后被蔡元培聘為教員,先后任北京大學、朝陽大學、國立女子大學講師。 1919年任國史館纂輯員,參與創(chuàng)辦并主編《國民雜志》。 1921年以官費赴英留學,入劍橋大學及愛丁堡大學,研習教育、倫理、哲學,因國內政局變動,公費無著,獲碩士學位后回國。 1927年任國立暨南大學第一任教務長。 1928年任湖北省民政廳秘書、省黨務訓練所第二期教官、國立武漢大學籌備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代理常務次長,起草大學專校組織法及規(guī)程。 1930年任湖北省政府委員兼教育廳廳長,試辦會考,選派留學,擴充公共科學館,創(chuàng)建省立高級中學(今武漢十四中)及省立鄉(xiāng)村師范學院(今為湖北大學),兼任首任院長。 1932年任國立中央大學教育學院(今南京師范大學)院長,主張個性、群性、民族性應互調發(fā)展。 1934年再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擬定國防教育高等部分五年計劃。 1938年任國立四川大學師范學院院長,同年被選為國民參政會參政員。 1942年到恩施任國民黨湖北省黨部主任委員。 1945年5月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候補監(jiān)察委員,同年10月任中央干校研究部教授兼教育組主任。 1946年任國立政治大學教授,同年冬當選國民大會代表,參加制憲。 1948年當選為國民黨立法委員。 1949年5月去臺灣,任教于臺灣省立師范學院、政治大學。后曾任臺灣國民黨行政院副院長,參加立法工作與臺灣經(jīng)濟計劃制定。七秩大壽時,臺灣師范大學教育研究所將其論文、講辭等四十余篇刊印成《文教與哲學》(1959年)以為祝賀。 1959年9月18日逝世于臺灣大學附屬醫(yī)院,他去世后,臺灣教育部特在臺灣師范大學教育系設立“黃建中先生獎學金”一名。
杜永義 花鼓戲職業(yè)藝人。人稱杜矮子。民末清初,隨州花鼓戲逐漸興盛,杜永義戲班是當時四大門班(又名順風班)之一。
余篾匠 花鼓戲職業(yè)藝人。余篾匠戲班為民末清初隨州花鼓戲四大門班之一?谷諔(zhàn)爭期間,余篾匠和萬店塔兒塆的劉樹亭組織隨縣流散花鼓戲藝人成立“雙合班”,因時局動蕩,時演時停。1945年元月,“雙合班”在應山界河演出時被新四軍第五師接收,隸屬應北大隊,組成隨軍文工團,后編入十五旅,以唱花鼓戲為主。半年后,十五旅北上抗日,余篾匠及各藝人因家庭拖累,解散回家。
羅元良 革命烈士。中共黨員。志愿軍排長。
鄭太如 革命烈士。新四軍第五師班長。1945年在新街犧牲。
廖高國 革命烈士。解放軍連長。1953年失蹤。
余 英(1913—2005年) 副省級干部。原名柳漢生,參加革命后改名余英。
1936年7月參加革命。 1938年4月加入共產(chǎn)黨?箲(zhàn)時期,歷任正(陽)信(陽)羅(山)中心縣委統(tǒng)戰(zhàn)部長,新四軍豫鄂獨立游擊支隊第五團副團長,信(陽)應(山)大隊教導員,應山獨立團政委兼應山縣委軍事部長,抗日軍政大學第十分校政治大隊政委,新四軍第五師特務團政治處主任、政委,五師司令部作戰(zhàn)科科長。解放戰(zhàn)爭時期,歷任中原軍區(qū)邯鄲留守處主任,晉翼魯豫軍區(qū)第十二縱隊司令部作戰(zhàn)科科長,鐘祥縣縣長。 1948年4月任中共應隨縣委書記、縣長兼軍事指揮長。 1949年6月任應隨縣和安應縣合并后的第一任應山縣委書記。 1950年8月調至孝感地委工作,先后任宣傳部長、秘書長、副書記。 1958年6任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xié)會湖北分會會長。后歷任湖北人民廣播電臺臺長,湖北省委候補委員,武漢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湖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兼《湖北日報》社社長、總編輯,湖北省顧問委員會委員。1986年12月離休。1982年曾當選為中共十二大代表。 2005年8月14日10時50分,余英因病醫(yī)治無效在武漢逝世。 |